從滷肉飯出發的文化傳遞者|痣男創辦人 阿舜&純

【痣男】文章首圖

不知從何時開始,花蓮有了許多以「滷肉飯」為主體的小吃店和餐廳。而當初位在明義街上的【痣男】,以獨特的外觀、驚豔的手藝,在許多饕客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痣男】換了全新的地點,並在餐點的呈現以及裝潢風格上都有了截然不同的樣貌,而不變的是他們與客人的相處以及對於花蓮的熱愛。

成功街上有間像是朋友一樣的小吃店

進到【痣男】店裡阿舜與純先是熱情的與我們打招呼,與此同時,純也正在吧台製作著飲品。很自然地阿舜開始聊起花蓮最近有趣的活動、身邊的朋友、店家甚至到過往當兵的趣事,聊天的過程雙方就像是認識許久的朋友,完全沒有尷尬與陌生的感覺。

阿舜與純,【痣男】的品牌創辦人,大學期間就讀財經系的他們,對於餐飲幾乎沒有相關經驗,但卻在花蓮開了間販售滷肉飯的小吃店。阿舜是個土生土長的花蓮人,在當地服完兵役後決定留在花蓮開店,但在當時卻沒有任何熟識的朋友與店家可以做詢問,也苦惱著該開什麼店做為第一次的創業選擇。

而非常剛好,阿舜的阿姨在台北新莊開了間小吃店,小吃店裡販賣著他從小吃到大的滷肉飯,因為這個契機,他決定把這道庶民美食帶到花蓮,並作為【痣男】店裡的招牌菜。

【痣男】創辦人阿舜
【痣男】創辦人純

阿舜認為要開店、交朋友最快的方式就是開一間餐廳,吃飯是人每天都需要做的事,藉由平易近人的餐點能做為與人交流的橋樑,拉近彼此的距離。第一次來到【痣男】的顧客可能會覺得它是一間「文青小店」,但阿舜與純卻笑說,如果深入認識他們的話,會發現其實是「以為是文青,但根本不是文青!」。

店裡的裝潢開闊、格局大,是因為他們希望來店裡用餐的客人都能很放鬆的吃飯、聊天,整體的設計風格也只是他們願意長時間工作的一個環境。並沒有特別為了品牌去設定該有的風格,只是很「真實」的呈現出原有的樣貌。他們將這些自然、真實轉化成【痣男】這個品牌,【痣男】比較像是一間煮著家常料理的小吃店,端出一道道他們自己也喜愛並且日常都會吃的料理,讓來到店裡的顧客能開心的享用。

【痣男】室內空間

【痣男】品牌名稱的由來其實非常的隨性且簡單,就單純是阿舜的臉上很多痣,就決定取名叫做這個名稱了,甚至 LOGO 也是花了五秒就畫出來了。

明義街到成功街,不一樣的痣男

如果上網搜尋【痣男】多少可能還會搜尋到過往在「明義街」上舊店的資料,但在 2021 年的年初他們將明義街的店面暫時歇業,並在時隔 9 個月的時間重新在成功街開了一間「痣男」,揮別過往顧客對於「西服店滷肉飯」的印象,更給了大眾多一層放鬆、隨性的氛圍。

詢問阿舜與純搬遷店面的原因,他們老實的說到舊店當初經營的狀況。店裡的翻桌率並不如預期所想,大眾對於西服店的印象太深刻,許多人來了其實只是為了裝潢而來,而不是真的想吃他們店裡的餐點。環境與硬體上,舊有店面也較不適合餐飲的型態,甚至在餐點的設計、成本的規劃上也有一些小小的狀況。就在眾多原因的評估下,他們決定先把店面收起來並且好好思考【痣男】的下一步。

【痣男】裝潢照片

就在他們猶豫該把店面收起來還是繼續開下去時,剛好看到在成功街上的一間老房子,阿舜二話不說地把它租了下來,並將其重新裝潢整理,就有了現在新的店面。【痣男】從 2018 年底開始營業,在短短的兩年他們累積了許多熟客與熱愛他們的朋友,也是因為這些回憶、好友、客人們,最後他們才決定繼續把【痣男】繼續開下去。

【痣男】室內空間2
【痣男】室內空間3

「你如果願意跟我聊天,我會把手邊的事情停下來跟你聊天」,純笑著說道。

許多客人都會在同樣的時間來到店裡,點著同一份套餐,從舊店支持到新店。跟著客人成長,看著他們從情侶變成夫妻最後生了小孩。明義街上具有西服店特色的痣男,成功街上輕鬆、隨性的痣男。不同的地點、不一樣的【痣男】,但不變的是他們真性情的個性以及與人相處的方式。

不務正業的花蓮滷肉飯店老闆

如果有關注花蓮當地活動或是【痣男】的社群,會發現他們舉辦了許多活化在地的有趣活動。像是 2022 年 10 月所舉辦的【溝仔尾街區藝術節 3.0 – 溝 嘻 囝 仔】 ,串聯了在地許多有趣的商家與人物,以「街頭文化」作為出發,舉辦了滑板比賽、噴漆活動、攤商市集等一連串活動,希望讓大眾對於花蓮有「不一樣的印象」。

【痣男】溝仔尾街區藝術節 3.0

以「餐飲」作為媒介交朋友的這點就可看出,阿舜與純是以「人」做為核心在做他們的小吃店以及舉辦活動。在 2018 年開店初期,阿舜向花蓮縣文化局申請了行動專案,他發給在花蓮工作、讀書、開店的人一台拍立得,希望藉由這些與花蓮有連結的人物,透過鏡頭去觀察他們眼中的花蓮是什麼樣貌。

「在花蓮怎麼都沒有好玩、有趣的活動,而且為什麼台南可以花蓮不行!」

得確許多人到花蓮時想到的都是東大門、七星潭、香榭大道,但阿舜認為花蓮其實還有許多文化跟故事可以被挖掘、傳遞。他希望花蓮能夠活絡起來,辦許多特別的活動,促進遊子的返鄉、外地民眾的參與甚至進一步能一起共事。

「或許還沒到想回來的時候,但如果你知道花蓮有一群人,在為花蓮付出跟努力,那可能會增加你回來的信心跟機會。」

【痣男】創辦人阿舜背影

阿舜雖然用輕鬆的口吻講出這句話,但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是許多年的努力以及對於未來的規劃,任何與「花蓮」有共鳴的人都會非常感謝有這樣的一個人物、團隊在為花蓮努力。

新溝仔尾街區

曾經繁華、喧鬧的街區 – 溝仔尾,現今已與過往榮景大不相同,而現在的溝仔尾有了許多別具風格的小店林立,與市區相比步調較為緩慢,混合了住家與商家。而在阿舜的心中這個地方有著他小時候的美好時光,他希望藉由新的想法注入到這個街區當中,不需過度去掩蓋這邊原有的特色,反而是發展出一個新溝仔尾街區。

2022 所舉辦的【溝仔尾街區藝術節 3.0 – 溝 嘻 囝 仔】其實已經是第三階段的活動,在第一年所辦的 1.0 活動是以「旅遊觀光」作為核心,目的在於深度體驗不一樣的花蓮。但在活動結束後阿舜反覆思考,希望能在 2. 0 活動加入更多與花蓮在地、當地社區的連結,因此在第二年跟社區接軌,把當地的店家拉進來,回憶了溝仔尾的懷舊老時光。

【痣男】溝仔尾街區藝術節2.0

當時他們在南京街郵局對面舉辦了市集、放映許多以前的電影音樂等等,最讓阿舜與純最欣慰的是這些住在當地的老人家走出家裡,一同來參與這些活動。活動不單是活絡了原本比較死氣沈沈的街區,更對於社區營造來說是一大幫助,這些效應都是阿舜與純舉辦活動希望獲得的成果。

【痣男】南京街郵局

我想要把溝仔尾打造成一個新街頭,不需要去洗刷這邊既有的東西,而是讓這個街區原汁原味的重現,尊重這邊的文化,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上新的概念與想法。」

在【溝仔尾街區藝術節 3.0 – 溝 嘻 囝 仔】的活動當中有個很重要的元素「街頭文化」,在阿舜所提到的新街頭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希望能帶回這些不管是舊有的或是新興的街頭元素。像是以前花蓮很有名的「東方少年滑板隊」,希望能活化這些滑板、籃球、刺青等等的文化。不希望現在住在花蓮的小朋友只知道溝仔尾有一條香榭大道,更希望的是他們從這些活動當中能有所感觸,讓他們再往回挖掘這些在地故事。

【痣男】溝仔尾街區藝術節-滑板

「把所有時間都留給你,去支持你都無所謂」

這句話是在訪談快要結束時阿舜所講的一句話,如果今天有個人在花蓮做一件有趣的事並且是對花蓮在地發展是好的,他願意把所有的時間都留給你,跟你一起製作並且全力的幫助你。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對於許多猶豫且害怕回鄉的人,會是個最佳的支持與鼓勵。

【痣男】創辦人阿舜笑

這間隱藏在民宅當中的小吃店【痣男】,店面販售著許多阿舜與純喜愛的料理,而這間小吃店不只是給予前來的顧客吃的選擇,更提供了放鬆、交流的空間。阿舜與純分享了許多他們對於花蓮的感觸以及待在花蓮的故事。【痣男】不單單是一間小吃店,更像是一個在地的創意單位,以人為核心串連各式各樣的領域,為的就是讓花蓮、讓溝仔尾被更多人看見,製造更多的共鳴與交流。

【痣男】門口照

「或許還沒到想回來的時候,但如果你知道花蓮有一群人,在為花蓮付出跟努力,那可能會增加你回來的信心跟機會。」
【痣男】品牌創辦人阿舜